kurawu

電影,畫畫

不懂故事的人怎麼都無法理解電影所要傳達的深層含義。今天和朋友一起看了『完美陌生人』,她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一直在變,開始是當做夫妻情感戲在看,後來又當成家庭倫理劇來看,然後發出疑問:他們互相坦白手機內容很好玩嗎,最後對我產生疑問:你怎麼會愛看這種電影。

對於不懂故事的人,我一般是不會多做解釋的,甚至以後都不想再同這種人一起看需要思考的電影了,特沒勁。這種人正好和故事里的那個直男癌一樣,面對陰差陽錯被出櫃的發小吹胡子瞪眼子,質問人家為什麼從來沒有向他坦白過自己是gay。他的理由是:我們一起洗過澡,還一起睡過,你要真是gay,我有權知道。好像人家是gay就會喜歡他似的。自以為是的無可救藥。當然也許我的看法太過偏激,但我確實不喜歡自己不懂還要用自己那套固有思維去評價去限制別人的人。

這個故事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就是一個關於人性,關於內心的故事。網絡拓寬了人們的世界,也把人們誆騙進了更小的圈子。在網絡沒有普及的年代,我們以為我們就只有一種顏色,只只敢做一種顏色的自己,有了網絡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多彩,我可以變成任何顏色,任何色彩的人都可以被接納,任何顏色的自己都可以找到舒適的圈子。

那一桌成年人,他們出軌了嗎,他們越矩了嗎。用傳統的,守舊的道德標準去看,確實越矩了,心猿意馬就夠構成出櫃了。但如果用符合數據時代的觀念來看,其實沒有,有一句古話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些男男女女通過網絡產生的聯繫,通過電波發生的碰撞,都不過是社交行為或者手段而已。誰還沒有兩副面孔。

在三次元的日常交往中,因為是最直接的面對面,不能說是虛偽或者心機,但人們總是會無意識的包裝自己,為自己最適合對外公關的面具,最讓人舒適或者喜愛的面孔。這無可厚非,誰不希望自己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呢。在網絡上則不一樣,人們可以放下戒心,不同程度的釋放面具下的自己。

電影中的角色們有的那些小動作好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為人所接受,但不能否認那就是一些比較過火小癖好。在三次元,我無法跟人們談論某個動漫人物,因為他們聽不懂甚至會表現出反感,在網絡上卻能找到很多同樣喜愛動漫的人。這在本質上和那些角色們的網絡圈子其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他們所暴露出來的行為觸犯了某些人的所謂道德觀。

我們當然要倡導正確的三觀,但那只是故事,故事里不只有童話,還有血淋淋的現實,手機里埋藏了多少秘密只有當事人知道,埋藏秘密的人絕大多數身心都是健康

评论

热度(2)